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。
1、生理性黄疸
新生儿出生后2|3天,一些新生儿的皮肤会出现发黄的现象,到出生第七天时,发黄最明显,这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。
为何新生儿会有黄疸现象呢?这是由于在胎儿期,胎儿靠胎盘提供血和氧气,但体内为低氧环境,需要有更多的红细胞携带氧气供给胎儿,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。出生后,新生儿需要用我们的肺呼吸直接获得氧气,体内的低氧环境得到改变,红细胞的需要量降低,于是很多的红血球被破坏,分解产生胆红质。这个时候新生儿的肝功能不健全,酶系统发育不成熟,不可以把过多的胆红质处置后排出体外,只能堆积在血液中。这种胆红质象黄色的染料一样,伴随血液的流动,把新生儿的皮肤和巩膜染成黄色,出现新生儿黄疸。
新生儿黄疸一般非常轻微,假如孩子的精神非常不错,吃奶也正常,那样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无需治疗,一般8|10天会自行消退。
2、病理性黄疸
假如新生儿的黄疸出现的时间早,在生理性黄疸衰退后又重新出现而且颜色加深,同时伴有其它症状,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。它的症状为皮肤发黄,白眼球、泪水和尿液有时也呈黄色,假如新生儿精神倦怠、哭声无力、不吃奶时,应尽快去医院检查。